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全球视点!绿色水电起 欢歌送光明

来源:贵州日报    时间:2023-03-08 05:46:44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资料图】

威宁雪山镇勺烳草场。何欢摄

沿着盘山公路走进威宁玉龙镇,远远就看到原本奔腾的牛栏江安静地蜿蜒在谷底,和远处的高山遥相呼应。站在象鼻岭水电站大坝上,高山河谷、田园村落绘就出一幅七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作为贵州省首个“水光农互补”示范项目,象鼻岭水电厂是一个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开发基地,建设有水电站和光伏电站,实现了水电与光伏发电的良好结合与优势互补。当地充分利用光伏电站空闲地发展“板下经济”,在光伏电站种植花椒和石榴等经济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产出。

象鼻岭水电站于2011年开工建设,建筑工人们在峡谷里连续奋战2000多个日夜,碾压混凝土81万立方米,建成坝高141.5米的全国第二高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台机组于2017年8月并网发电,主要承担贵州电网黔北区域调峰、调频、事故和负荷备用功能。截至2023年2月底,象鼻岭水电站已累计发电26.9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6.9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9.23万吨。

象鼻岭水电站的成功建设,是威宁第一次建设发展大中型水电站的探索。

威宁自治县是贵州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大量开阔平缓的高原面形成高台地,高台地四周山高谷深,支离破碎。每逢雨季,降水随斜坡流入周围河谷地带,再迅速流失。同时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多方面原因造成威宁的河流大多短小湍急,径流量季节差距大,各种客观因素决定了威宁无法大规模建设中大型水电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威宁开始因地制宜走上发展小水电的特色道路。

位于金钟镇的吊水岩电站,陡峭的悬崖深不见底,来自冒水河的水源源不断地通过一条铁管冲到悬崖下的发电站,催动发电涡轮机转动后东奔大海。水还是原来的水,一滴未少,却在俯冲下来那一刻,生产了送向千家万户的电。

吊水岩电站只是威宁小水电开发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县的21座小水电站就像一颗颗散落在山间的“液体明珠”,为威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发力。

威宁深入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先行先试,推动小水电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全面落实水电站生态流量,加快对传统小水电站整改、转型、增效扩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如今,行走在威宁大地上,在建水电站热火朝天,拟建水电站规划紧锣密鼓,一幅以绿色为底色的水电事业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一篇碧水欢歌送光明的盛世华章正在书写。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