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广州人大建议:中心城区每个街镇至少规划建设1处普惠性托育设施|世界快看

来源:南方Plus    时间:2023-06-27 20:13:18

6月26日至27日,在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端华作《关于广州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目前,广州全市实际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共1002家,共提供5.45万个托位,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数3.20个,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2023年,广州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近年来,广州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组建专家库,实现全市新办托育机构卫生保健评价和指导100%全覆盖。全市11所中职学校开设幼儿保育专业,22家机构开展保育员等职业工种培训。已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38家,累计开展等级认定2万人次。


(资料图)

“对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群众期盼,广州托育服务工作仍存在短板和挑战。”周端华介绍,如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不足;托育收费价格超出家长预期和支付能力,全市托位利用率约为60%;托育机构公建配套无偿移交瓶颈有待突破;新建小区配套托儿所无偿交付政府的流程尚未明确等。

周端华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托育法规制定,加快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幼儿园、用人单位、国有企业提供托育服务。压实各区各街镇职责,补齐社区普惠托育供给短板,支持盘活闲置场地,争取每个街镇至少建设一家普惠托育机构。

广州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在审议中就进一步做好广州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出意见。

广州要建立完善普惠托育服务网络统筹规划托育服务供给结构与布局,编制托育设施专项布局规划,结合上海等地的经验,建设“街道-社区”普惠性托育设施模式,实现“一街镇一普惠”。中心城区每个街镇至少规划建设1处普惠性托育设施,鼓励社区依托文化、养老、妇幼、社区服务中心等建立提供临时托、计时托等服务的托育设施。

同时,多渠道增加学位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制定出台针对不同类型用人单位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支持用人单位以单独举办或联合举办的方式,使用自有场地、单位内场所开办托育服务机构或托育服务项目,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探索家庭托育点模式,扩大普惠性服务供给。

加大对普惠托育机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各类主体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发挥好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对托育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差别化扶持政策,鼓励托育机构向规范化、普惠性的方向发展。

借鉴深圳等地的经验,探索在符合建筑安全标准前提下,规自、住建、卫健等部门对托育机构资质办理提供便捷有力的支撑。探索简化建筑面积在300 平方米以下的小型托育机构消防验收流程,促进社区普惠托育发展。

南方+记者 周甫琦

【作者】 周甫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